五月夏日小宇一家人走訪客家桐花祭,晚上當然不能錯過與「火金姑」的浪漫相遇。這是小宇第一次看「成千上萬」的螢火蟲,爸爸說其實沒有那麼多,只是因為眼前一片亮光閃閃的錯覺。小宇發現螢火蟲的翅膀和前胸背板都有些微的不同,發光器也不太一樣。他對這些會發光的小生物感到相當好奇,決定明天好好搜尋資料、仔細研究。
倦遊歸來,小宇很快進入了夢鄉……
「咦?你為什麼會在這邊啊?」 一隻巨大的螢火蟲就站在小宇眼前,對著他說話。「你好,我是小宇。我只記得睡前在夜觀螢火蟲,後來就在床上呼呼大睡了。」小宇回覆這隻巨大螢火蟲。「我是博士螢,歡迎你來到螢火蟲世界,為了讓你體驗我們的生活,你必須變成一隻螢火蟲。」結果,博士螢剛說完後,小宇馬上就變成了一隻公的黑翅螢成蟲,閃著特定的節奏,開始他的驚奇之旅。
「你好,歡迎你來到這個家族。」螢火蟲同伴們熱情的歡迎小宇的到來。不久後,博士風馳電掣趕到現場,開始跟小宇分享螢火蟲的知識:
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的昆蟲。所以簡單來說,螢火蟲是甲蟲的一種。但是後來雌光螢科的昆蟲也被併入螢火蟲,因為這種昆蟲發光的行為也很明顯,只不過主要是雌蟲會發光。全球的螢火蟲中有2000多種,台灣有紀錄的螢火蟲總共有54種。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可能還有新種類,所以估計可能至少有70種。
台灣的螢火蟲當中可以依照棲地分成陸生、水生和半水生的螢火蟲。這種分類是以其種類幼蟲的生長分布進行分類。台灣絕大多數的螢火蟲是陸生,少部分是水生,半水生只有鹿野氏黑脈螢而已。螢火蟲的幼蟲身體有12節,在陸地上生活的螢火蟲不論是幼蟲或是成蟲都會利用氣孔呼吸。但是水生的螢火蟲會有另外一種呼吸的器官:氣管鰓,因為這樣才能長時間待在水中。
螢火蟲的成蟲也可以進行分類,分成日行性、夜行性和日夜行性。日行性的螢火蟲幾乎不會發光,或是發出非常不明顯的點狀光。弩螢就是日行性的螢火蟲中的一種,這類螢火蟲長得像蟑螂,而且飛行和行走的速度都很慢。夜行性的螢火蟲就會發光,以吸引異性的注意並交配、繁衍後代。日夜行性的螢火蟲則會在白天或是上半夜發現,這些螢火蟲有的也會發出點狀光,但是較日行性的螢火蟲亮。
螢火蟲的發光原理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化學的反應,但是簡單說來就是:螢火蟲體內的發光質若碰觸到氧氣,就會經由發光器將光線發出來。這種光只有極少部分是傳出熱能,大部分以光能為主。所以這種光溫度低,不會灼傷。螢火蟲呼吸進入體內的氧氣可以控制是否接出發光質,進行發光。
還有,螢火蟲如何區分雄雌呢?最明顯的是用於夜行性螢火蟲,可以從發光器判斷,如果有兩節發光器、光線亮度強,並且善於飛行、運動,就是公的。如果體型較大,躲在草叢裏面、只有一節發光器、發出的光線微弱,且較不善運動,就是母的。日行性昆蟲沒有發光器,或是發光器不明顯,就要用觸角辨別。公螢火蟲會比母螢火蟲的觸角還要長,這是因為要利用化學信號找尋母螢火蟲。另外,螢火蟲的食性也很容易了解:幼蟲是肉食型,多數只吃蝸牛或蚯蚓。少數兩種都會吃,也會吃白蟻和螞蟻,甚至吃掉自己的同類。例如黑翅螢、端黑螢等。成蟲口氣退化,進會吸花蜜、喝露水等,屬於草食性。
台灣的螢火蟲中比較常見的有:黑翅螢和黃緣螢。顧名思義,黑翅螢翅膀是黑色的,另外有橘色的前胸背板。黑翅螢家族包括:黃胸黑翅螢、紅胸黑翅螢、紋胸黑翅螢(簡稱紋螢)和擬紋胸黑翅螢(簡稱擬紋螢)等。黃緣螢也是依照特性取名的螢火蟲。牠的翅膀邊緣是黃色的,居住在水田附近。具有橙黃色的前胸背板以及黑色的翅鞘,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水田附近找到。
「鈴鈴鈴」 是鬧鐘做早操的聲音,小宇突然覺得天搖地動,耳邊彷彿聽到 「我們會想念你的,再見!」原來是螢火蟲們依依不捨的和小宇道別。
小宇在夢中神遊了螢火蟲的世界,還學到了許多螢火蟲的知識。更重要的是:他了解到螢火蟲是環境的指標,只要環境有任何變化就會離開,尤其是光害會讓螢火蟲無法交配、生殖。所以大家要做個有禮貌的訪客,觀賞螢火蟲時,不要用手電筒也不要用閃光燈,把美好的感動留在腦海就好,讓螢火蟲可以快快樂樂的生存下去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